婚誓[電影《蘆笙戀歌》的插曲]

婚誓[電影《蘆笙戀歌》的插曲]
婚誓[電影《蘆笙戀歌》的插曲]
更多義項 ▼ 收起列表 ▲

《婚誓》由著名電影音樂作曲家雷振邦創作,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57年攝製的《蘆笙戀歌》的插曲。《蘆笙戀歌》主要講述的是在解放前,中國雲南省瀾滄江拉祜族少數民族的年輕獵手扎妥,因為面對國民黨反動派姦淫燒殺、蠻橫搶奪而奮起反抗的故事。而電影主要的藝術手法,就是以1949年全國解放為中線,以新中國和舊中國對照的方式,來揭示出一個強大、穩定的政府,對於老百姓安居樂業重要性的道理。

基本信息

歌曲歌詞

婚誓[電影《蘆笙戀歌》的插曲] 婚誓[電影《蘆笙戀歌》的插曲]

阿哥阿妹的情意長,好像那流水日夜響;

流水也會有時盡,阿哥永遠在我身旁。

阿哥阿妹的情意深,好像那芭蕉一條根;

阿哥好比芭蕉葉,阿妹就是芭蕉心。

燕子雙雙飛上天,我和阿哥(妹)盪鞦韆;

鞦韆盪到晴空里,好像燕子云里穿。

弩弓沒弦難射箭,阿妹好比弩上的弦;

世上最甜的要數蜜,阿哥心比蜜還甜。

鮮花開放蜜蜂來,鮮花蜜蜂分不開;

蜜蜂生來就戀鮮花,鮮花為著蜜蜂開。

創作背景

婚誓[電影《蘆笙戀歌》的插曲] 婚誓[電影《蘆笙戀歌》的插曲]

新中國的成立,無疑是整箇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光輝的一頁歷史。因為新中國的成立,不僅標誌著中華民族從此走出封建專輯,並走向現代民主。最重要的是,通過新中國的成立,中國人民經歷了帝國主義侵略的考驗,更在這種考驗下,更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團結,可以說是在歷史上,第一次將五十六個民族真正擰成一股繩,真正融入到中華民族這個大版圖中。也正是因為這種民族之間高度和諧統一的新歷史背景,在新中國成立後,許多文藝工作者,才不疑餘力的從中挖掘題材,並藉此來一方面來展現各民族不同的文化,而在另一方面表現出民族統一的主題。《冰山上的來客》 、 《五朵金花》、《草原上的人們》、《劉三姐》等等,就都是在建國初期所推出的以某個少數民族為背景的電影。雖然這些電影所表現的主題不同,所刻畫的人物不同,所呈現現的時代也不同,但它們卻都不約而同的為許多內陸觀眾,展現出這些少數民族同胞純樸的民風、善良的心靈,以及少數民族特有的能歌善舞的民族傳統。而《蘆笙戀歌》作為一部以拉祜族少數民族為背景的電影,它的插曲《婚誓》在旋律上取源於拉祜族民歌,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。

作者簡介

婚誓[電影《蘆笙戀歌》的插曲] 婚誓[電影《蘆笙戀歌》的插曲]

雷振邦(1916--1997),北京人。滿族。自幼喜愛京戲和民間小調,會拉二胡。曾在日本高等音樂學校作曲科學習,回國後當過中學教員。歷任北京電影製片廠、長春電影製片廠作曲,中國音協第三屆理事,中國影協第四屆理事。中國民主同盟盟員。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。有《雷振邦創作歌曲選》。

歌曲賞析

《婚誓》是一首對唱情歌,用芭蕉的不同部位,以及蜜蜂與蜂蜜的關係,樸實無華的展現出一對相愛中戀人,那種甜蜜、真摯的感情。由於比喻都是取自於生活中非常常見的東西,也更能在純樸的簡潔中,提高作品的傳唱度。而在音樂上,取源於拉祜旋律獨特的蘆笙曲調的《婚誓》,也因為3/8節拍的運用,而讓歌曲在更多的節奏變化中,加強了一定的戲劇效果,讓兩位演唱者因此更生動,而歌中的情感表達,也當然更活潑。

電影中《婚誓》一歌的原唱者在片中沒有標註,實為1957年長影樂團著名歌唱家吳穎、溫明蘭。後來耿蓮鳳和張振富這對二重唱黃金搭檔合唱的1982年中國唱片版本成為了經典版本。張振富的嗓音洪亮飽滿,耿蓮鳳的聲線則在柔美中又帶著些許的質樸,兩者合作的最大特點,就是不純以技術上的高音、穿透力這些極致特點取勝,而是在委婉的聲中注入充沛的情感,無限提升了歌曲的回味感。他們也因此被認為是當時國內最優秀的二重唱組合。

衍生作品

歌曲名:婚誓

歌手:耿蓮鳳

專輯:單曲-婚誓

又-- 歌曲名:婚誓

雲南女子組合------

阿哥阿妹的情意長

好象那流水日夜響

流水也會有時盡

阿哥永遠在我身旁

Music

阿哥阿妹的情意深

好象那芭蕉一條根

阿哥好比那芭蕉葉

阿妹就是那芭蕉心

燕子雙雙飛上天

我和阿哥打鞦韆

鞦韆盪到晴空里

好象燕子云里穿

Music

弩弓沒弦難射箭

阿妹好比弩上弦

世上最甜的要數蜜

阿哥心比蜜還甜

阿哥心比蜜還甜

相關詞條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